2022长春钢琴培训大提琴在民族管弦乐队的地位

2022-04-09 11:40 海韵音乐

海韵钢琴课程

海韵课程优惠

考级动态

比赛资讯

奖项荣誉

课程体系

论大提琴在民族管弦乐队的地位

音色深邃、底色均匀、中西乐器,得以在碰撞中融合

f7b1f464f4969734acd71bb4708f1731.jpg

#1民族管弦乐队的原始形态和改制

民族乐队自古有之,在中国传统音乐这一学科范畴中也有器乐的单独划分,如有弦索乐、吹打乐、丝竹乐、吹打乐等乐器合奏形式。通俗的说,也就是各类乐器不同的结合方式,如弦索乐为拉弦乐和弹拨乐器的结合、吹打乐为“吹”和“打”的乐器结合、丝竹乐为拉弦乐器和弹拨乐器加吹管乐器的组合等等。这些不谋而合的乐器形式,可看作我国民族乐队在民间的最初形态。

但由于地域、历史朝代的更迭,这些民族乐队区域化显著,规模也较小,适用程度不高。20世纪上半叶,一些有先进思想的音乐家开始重新规划民族乐队的体系建制,将西方交响乐队作为主要参考,从音色、音域、乐器音量、乐队规模等方面进行改革。

改革后仍有些许问题的存在:

其一,民族乐器的音色普遍存在都个性大于共性的问题,好似百花齐放,争奇斗艳,难以融合。

其二,乐器音区大多集中在中音区、高音区,缺乏了低音区的厚度和稳重,难免给人以头重脚轻之感。

1956年建立的济南部队前卫歌舞团民乐队在乐器改革中提出:“民族交响乐队需要借鉴西洋交响乐科学的编制结构,但并不需要完全将民族乐器与西洋乐器一一对应,保留我国民族乐器的风格与特性基础上可以直接引入并应用西方乐器。”

从完善乐队的结构,丰富音乐的层次等方面考虑,我国数代音乐家在乐器革新上取得许多突破,如革胡、大马头琴拉阮、拉忽雷等,更普遍的情况是加入大提琴和低音提琴。

将西洋弓弦乐器纳入,这在当时看来无疑是一种大胆的尝试,民族乐队中直接加入西方乐器,会面临两种态度的回应。会有守旧势力中批判的声音出现,也必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态度。我们最终的选择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开放的态度,“见贤思齐焉”。

#2大提琴在民族乐队中的发展

受影响于时代变迁下国人对于审美的新诉求和新倾向;受影响于民族乐器进一步弥补大型化、融合化的时代需求,大提琴在民族乐队中的地位从摇摆不定到逐步稳固。

音乐史中有许多为此作出巨大贡献的音乐家,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指挥家朴东生率先呼吁民族乐队交响化,在同时期,作曲家、指挥家彭修文也在建设民族乐队时进行初步探索,他参与建立的中国广播民族乐团标志着具有交响意义的民族乐队的正式确立,大提琴也作为其中一员见证了民族交响乐队的发展之路。

1953 年,彭修文在全国范围内相继建立专业民族乐团的客观条件下,学习并结合西洋管弦乐队的编制形式将民族交响乐队分为“弓弦、弹拨、吹管、打击”四个部分,大提琴作为弓弦乐器起到了中低音音色补足的重要作用,承担着低音、和声、节奏、情绪烘托的主要功能,像是音乐有了底、有了根。

作曲家在新的音乐表达形式中下激发出无限热情,在众多交响乐作品中都给予其充分展现。大提琴也从最初的声音配合,渐渐融入了音乐织体、音乐内在表达上呈现出更多民族化态势。民族交响乐队以西洋管弦乐队为范本进行学习,经历了“交响乐队的民族化”向“民族乐队的交响化”转变。

在民族管弦乐中,大提琴的出现十分吸睛。优秀曲目数不胜数如顾冠仁改编的《将军令》,刘忠民改编的《绣荷包》,田联韬、宋涛合作的《喜马拉雅随想曲》,徐嘉良的《殇》等作品。

在交响乐作品中作曲家们总乐于在音乐作品中,把最优美抒情的旋律交给大提琴来陈述,如交响组曲《白毛女》中杨白劳的形象;《红旗颂》中庄严的颂歌主题,管弦乐《春节序曲》中的“秧歌调”等等。大提琴不论在民族管弦乐队中,还是在演奏民族曲目的西洋管弦乐队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

2000年后,有些指挥家开始尝试用民族交响乐团演奏西方音乐,如奥地利作曲家施特劳斯的《春之声》、小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美国作曲家柯普兰的《阿帕拉契亚的春天》等作品。

这样的创新对于演奏家和乐队团体而言都是一种新气象,打破了民族交响乐团演奏民族音乐的单一演奏模式,打破了音乐中国界的壁垒,赋予了民族交响乐团从选曲到呈现的全新面貌。

#3大提琴与中国音乐文化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中国古代乐器分类法为以金、石、土、革、丝、木、匏、竹的八音分类法,除了钟、磬、筝、瑟等华夏旧器,还有东晋时期经西域传来的琵琶、唐朝的筚篥、宋朝的奚琴(今二胡前身)、金元时期的唢呐、明末清初传入的扬琴等等乐器,他们经过历史的集结和考验,最终融为我国民族乐器的大成员。

唐三彩载乐骆驼俑

我国民族乐器演变发展的史实,充分证明了不同民族音乐交流的重要意义,证明了人类文化所具有的共性和普世价值。这种吸收和扩展一直没有中断,如今仍在追求着更具有广度和深度的融合形式。

从音乐和文化的角度切入,大提琴与中国精神并行不悖,中国精神的内涵在于始终独立而又善于融合,坚定核心理念时注重创新发展。

韩小鹰老师的《大提琴与中国音乐文化》中写到:“历史证明,中华民族的生命即使在残酷的压迫之下,也能像一条静静的河流一样,缓慢而沉着坚定的向前蠕动着,足以将那些来势汹汹,貌似强大的异族血胤稀释淹没,将其有益的文化因子融合吸收,成为自己新生绽放的文化奇续。”大提琴的音色温暖柔和,深沉而富有饱满气息的低音,神秘而深邃,犹如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

把大提琴置于中华语意背景下,能与“中庸之道”有所对应,也与“厚德载物”境界能有所媲美。

  • 钢琴兴趣班
  • 钢琴高效班
  • 钢琴专业班
  • 钢琴艺考班

课程咨询

  • 姓名*

  • 电话*

  • 年龄

  • 上课地点

  • 0元预约领取

    请专属1v1钢琴体验课,一份体验课专业测评报告,专属乐理训练课,国际大赛报名资格,音乐等级考试报名资格